阅读历史 |

第2章 当个万元户,应该是有希望的(1 / 2)

加入书签

inf

在忙碌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七月十四这一天。

而邓允贵与邓允泰在节日的前一天从北海赶了回来,但两人都没有留在家过节,把上一车货的货款留给邓世荣后,当天两人又直接装了满满一车货前往北海。

显然,两人之前的北海之行,已经成功开拓了市场,而且价位应该也比较理想。

对此,邓世荣一点也不意外,前世他跟邓允贵可不止是跑了北海,后面还往广东湛江、廉江、茂名等地方跑,开拓了不少市场,所以在承包缸瓦厂的前几年,做出来的缸瓦根本就不愁卖,他跟邓允贵两人也着实是赚了不少钱,否则也不会那么财大气粗的提前把大队的承包费全部结清了。

在我国,把七月十四当节日过的,一般都是南方人,而把七月十五当节日过的,则是北方人。

而过七月十四的诸多省份中,对这个节日最重视,非广西莫属。

在广西,很多地方可不仅仅是过七月十四这一天,而是把七月十四前后的十来天都当成重要节日来过,所以才会有七月十四大过年的说法。

又因为广西人在七月十四这一天都要吃鸭,所以外省的朋友就开玩笑的说,七月十四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广西。

双旺境域虽然没有七月十四大过年的说法,但对于七月十四这个节日,也是相当重视的。

当然了,现在这个年代的农村人都比较穷,七月十四想要跟后世一样家家户户劏(tāng)鸭吃是不可能的,甚至全村都没几個舍得在这个节日劏鸭吃的。

然而,过节又不能像平时一样吃点咸菜就算,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邦杰大队便流行在七月十四这一天做盖籺吃。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能吃上盖籺那是天大的享受了。

做这种小吃,无论是现在这个年代还是后世,女人都是最积极的,昨晚半夜的时候,邓允珍就起来泡米,一大清早就跟妹妹邓允珠一起带着泡好的米和用来装米浆的盆到阿祖公厅门口的那口石磨那里磨米浆。

由于今天那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磨米浆蒸盖籺,哪怕邓允珍姐妹去得已经足够早了,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把米浆给磨回来,主要的时间都花在排队上了。

看到她们把米浆带回来,邓世荣不由得摇头道“你们想吃盖籺什么时候做不行啊,非得今天去凑这个热闹,排队都能排上老半天,还不如买只鸭回来劏着吃呢!”

邓允珍把米浆放下,笑道“爸,那不一样的,今天做盖籺吃,才有气氛。”

邓世荣道“你们不嫌麻烦就好。”

邓允珍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不麻烦,爸你厨艺好,先帮我们做个馅呗!”

邓世荣道“早给你们做好了,就放在厨房的灶台上。”

邓允珠兴奋道“太好了,姐,我们赶紧回去蒸,我给你烧火,等把盖籺蒸好了,去供阿祖公回来就可以开吃了。”

邓允珍笑道“行,走吧,我也好久没吃过盖籺了,想想都嘴馋。”

于是,姐妹俩便兴冲冲的拿着磨好的米浆回厨房,开始蒸盖籺。

……

一个小时后。

邓世荣和六个儿女一起坐在饭桌前吃盖籺。

一块盖籺一般都有三四厘米厚,蒸的时候是一层又一层的蒸,每一层都非常薄,吃的时候可以一层又一层的撕开来吃,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当然,不想撕的,也可以跟最上层的馅料一起咬,甚至还可以弄个酱料来沾着吃。

总之,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小吃。

很久没有吃过盖籺的邓允珍姐弟,吃得那叫一个满足,脸上挂满了笑容。

……

过完七月十四,第二天村里的青壮们又来帮忙干活了。

七月十六这天,邓世荣家的新房子正式动工,开始挖基脚。

因为盖的是青砖大瓦房,而不是楼房,所以基脚并不用挖很深,长长那一排的五座房子,都只挖六十公分深就行,只有靠近河边的那一座房,才需要挖两米多深的基础。

同时,在靠近河边那座房子的后方,还在邓世荣的指导下挖了一个化粪池。

邓世荣这么积极的盖新房子,除了要给大儿子娶媳妇以外,另外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建室内卫生间,他已经受够了天天去屎湖蹲坑的经历了,每一次都如同上刑场,真的太难熬了!

正式挖地基,除了村里之前那十几位青壮以外,邓世荣两个小舅子以及三姐夫,都带着他们能干活的儿子过来帮忙。

二十几个人一起动手,个个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挖起地基来速度飞快。

就在邓世荣家新房子动工的这一天,拉着缸瓦厂第二车货到北海卖的邓允贵与邓允泰也回来了。

……

缸瓦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 山海提灯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希腊带恶人 请叫我幻仙 王妃重生黑化后,把全家骨灰都扬了 和离后,神医毒妃成了战王心尖宠 极品风流小皇帝 画罪师 我拿鬼当提款机 慕容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