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警告(1 / 2)

加入书签

“前三名都被你们抢走了!”延庆公主又生气又委屈,“我还没有选呢。”

永宁公主想,延庆能这么理直气壮的样子,以为所有人都要让着她,不是她太傻,而是过去,除了瑞安,自己和大皇姐便是这样做的,把好东西让给弟弟妹妹,这样或许能够得到父皇或母妃的一句赞赏。

寿阳公主坐立不安,看了看永宁。昨日永宁和瑞安过来找她商议,她便有些犹豫,担心母妃怪她们自作主张,担心延庆怪她们抢先。

但永宁的一番话说得十分有道理。她说,伴读是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人,若不选个看得过眼的,自己难受,别人也难受。既然皇兄让我们自己选,我们又何必瞻前顾后,到时候若不如意又要劳烦皇兄为我们担忧。皇兄国事繁忙,学业繁重,哪里好惊动他。四皇妹即便要选,也是魏太妃娘娘亲自为她选,若她果真心里有了人选,到时候再商量嘛,又不矛盾。

永宁公主笑意盈盈道:“那她们三人中四皇妹想选谁?皇兄特意嘱咐我们要好好选,这可是要陪着我们好几年的人。”

寿阳公主笑着点头。

瑞安公主理都没理延庆,自顾自的吃起糕点。

延庆公主看了看魏太妃,见她低着头看手中的茶盏。她母妃让她选林黛玉,但她知道母妃不喜欢林黛玉,明明不喜欢,还让她选。她也不喜欢林黛玉,她听说了考前林黛玉和杨莹发生了争执,林黛玉跟瑞安一样,尖牙利嘴的,她有些害怕这样的人。故而,一时拿不定主意,犹犹豫豫。

陈太后柔声道:“延庆不如先瞧瞧她们的答卷再做决定。虽说分了排名,但其实各花入各眼,你选个自己喜欢的。”

魏太妃暗恨延庆不争气,明明母女俩已经说好了,让她选林黛玉,怎么现在又不开口。她作为长辈不好开口,又怕李太后看出端倪,延庆开口,永宁让不让是永宁的事,但总要开口要人啊!

李太后盯着魏太妃,心里冷笑,就那点手段,还好意思施展。昨日排名一出来,万历皇帝便来跟李太后说,不能让延庆选林黛玉,林如海还要重用。

林如海家世清白,与朝中大臣牵涉少,五服之内只有一个独女,这么好用的臣子,万历皇帝又不傻,哪能让别人捏着软肋。

以前都是小事,魏太妃只有延庆一个女儿,她不与她计较。

既然寿阳、永宁、瑞安都自己选好了,她倒要看看,魏太妃会不会当着她们面帮延庆选。

永宁公主很是热情介绍道:“林黛玉是林如海林御史家的姑娘,在扬州长大,林御史便是监察像你小舅舅那样的官员。王秋英是王用汲王侍郎家的姑娘,听说王侍郎与海瑞海青天是好友,等入学问问她怕不怕海青天。吕如心是礼部尚书吕大人的幼女,在考场我与她说过话,性情温柔似水。第四名的郑梦境是李太医的小徒弟,家里开了一家医馆,原是没资格参选的,李太医求了皇兄一个名额。并列第五名的薛宝钗和王喜姐都是走了亲戚的名额……”

延庆公主很是纠结。

魏太妃却从永宁公主这些话里听出了些东西,后背出了一身冷汗,强颜欢笑道:“我觉得史湘云史姑娘不错,我读过她的答卷,不比前三名差。延庆你看如何?”

林如海、王用汲没一个好惹的,礼部尚书吕调阳她弟弟一派的人还要奉承他,到时候延庆岂不是还要供着他女儿,她虽看重弟弟,但也不会为了弟弟而让亲生女儿受委屈。

第四名郑梦境小小平民之女,只因巴结上李时珍,成为他徒弟的原因,她是万万瞧不上的。

第五名的薛宝钗和王喜姐,一个皇商出身,一个小吏之女,都是用亲戚家名额,她也看不上。

只有史湘云,史家一门双侯,身份倒也配得上。

“行吧。”延庆公主看起来厉害,但无多少主见,十分任性道,“以后要是我不喜欢了,我可要换成别人的。”

魏太妃说道:“好。”

永宁公主皱了皱眉。虽称为伴读,但也是同伴,不是奴婢。

到了午膳,万历皇帝也来了慈宁宫,与众人一同用膳。知道四位公主都选出了伴读,很是欣慰,笑着嘱咐鼓励一番。

李太后神色肃穆道:“既然皇上开了这个头,让你们出宫读书,本宫丑话说在前面,若你们只是打打闹闹,全不当一回事,胡作非为,丢了公主的体面,本宫绝不轻饶。”

永宁公主等人连忙起身,恭敬说“不敢”。

“本宫数了数,除了你们四人,另共有十二人,再除去四位伴读,还有八人,你们每人再各自选出两人,四人成一队。总要有个对比,才知道你们有没有懈怠。若只是凑个热闹,以后国子监女学便没必要再办下去了,徒惹人笑话。”李太后脸上全无笑意,语气中全是警告。

“母妃这个主意极好。”万历皇帝赞道,“四人一队,年底夫子们必定有考核,你们到时候谁拿了第一,朕有重赏。”

“皇兄,这太不公平了。”延庆公主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